首页 历史

吴楚七国叛乱,吴王刘濞聚兵三十万,没有好的谋略,一击即溃

时间:2020-08-09 00:09:00 栏目:历史

汉景帝三年,吴王刘濞聚兵三十万在广陵起兵,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六王公开反叛。然而汉景帝下决心平叛后,一战即击溃了叛军主力刘濞的军队,叛军也被各个击破,三个月之内,叛乱即被平息。

吴楚七国叛乱,吴王刘濞聚兵三十万,没有好的谋略,一击即溃

失去宗旨

吴王刘濞从广陵起兵,把粮仓选在淮南的东阳,然后西渡淮河,和北方的楚兵会合。吴楚联军渡过淮水,向西进攻。

刘濞反叛经过一番谋划,汉朝其他地方没有准备好,因此叛军进展顺利。

汉景帝得到消息后,开始做出反应。他采用了袁盎的计策,杀了晁错。因为刘濞打出的名号是"杀晁错,清君侧。"现在汉景帝主动杀了晁错,让联军失去了反叛的理由,并派袁盎劝叛军退兵。

但是这条计策并没有成功,七国反而认为汉景帝软弱无能。刘濞也自称东帝,打算跟朝廷分庭抗礼。

刘濞的执意进兵,让他这次的叛乱师出无名。这也让汉景帝决心武力镇压,天下的人士对这次反叛也就更加痛恨。

吴楚七国叛乱,吴王刘濞聚兵三十万,没有好的谋略,一击即溃

拒绝良策

吴王刘濞起兵谋划之时,命田禄伯为大将军。田禄伯认为一路西进,而没有一支奇兵,如果遭到阻截,难以成功。田禄伯请求吴王刘濞,派他率领五万人,沿着长江、淮水而上,收聚淮南,长沙的军队,攻入武关。两路并进,这样成功的机会便增大了。

但是吴王的太子担心田禄伯单独带兵,后患无穷。吴王便没有采纳田禄伯的建议。

除了田禄伯,吴国另一位年轻的桓将军,考虑到吴国大多是步兵,而汉军多是战车起兵。吴国的步兵适合在险要地形作战,而汉军的骑兵适合在平地作战。桓将军建议吴王对沿途的城邑不予理会,只需快速西进攻占洛阳的兵器库,吃敖仓的粮食,然后再和朝廷分庭抗礼,即使不能西进入关,东方的区域也能够就归吴王刘濞。如果吴军行进迟缓,滞留攻城,汉军的战车骑兵一到,在梁国楚国的郊野,吴军是抵挡不住汉军的。

刘濞将桓将军的意见拿出来问一些老将军,这些老将不以为然,认为这是推进争先的计策,而不是深远的计谋。于是吴王也就没有采纳这个意见。

从事后的角度看,如果刘濞能采纳这两条建议,那汉景帝的平叛将会困难重重。

吴楚七国叛乱,吴王刘濞聚兵三十万,没有好的谋略,一击即溃

缺乏应变

吴王刘濞没有采纳田禄伯和桓将军的意见,吴楚联军孤军向西。而胶西等国的叛军则攻打齐王据守的临淄,赵国则联合匈奴共同攻打汉朝。

汉景帝则派周亚夫抵御吴楚联军,派曲周侯郦寄领兵攻打赵国、栾布攻击齐地诸叛国,并以大将军窦婴驻屯荥阳,监视齐、赵的动向。

吴楚联军行进到梁国睢阳,梁王刘武顽强抵抗。周亚夫献策给景帝,用梁王拖住吴、楚的主力,自己寻找时机切断对方的补给。周亚夫绕道行军,走蓝田,出武关,迅速到达了雒阳。

吴楚联军对汉军的动向不为所动,依旧强攻梁国。周亚夫屯兵在昌邑,吴楚联军依旧全力以赴攻打梁国。

久攻不下,吴楚联军调转了进攻方向,开始攻打周亚夫的军队。但是周亚夫依旧坚守不出,却私下派兵南下,断绝了吴楚联军的粮道。

粮道被断,吴楚联军士兵饥饿,战斗力越来越弱,周亚夫终于大破吴楚联军。而吴王刘濞最后也惨死他乡。

吴王刘濞的失败,固然跟汉朝强大,叛军势力弱小有关。古往今来,以弱胜强,如果循序渐进,必然惨遭失败,必须有奇谋,奇遇才有可能达成以弱胜强之举。

吴王刘濞想要以弱胜强,却循序渐进,又专断独权,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只会是苦了天下百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