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聊聊仅靠弓弩就能打赢的战役,古战场的弓箭雨,哪个将军能躲开?

时间:2020-08-08 08:08:57 栏目:历史

不管是看过武侠影视剧,还是听过评书,相信朋友们一定都对古代将军或者江湖大侠们拨打敌军发射过来的箭雨,然后毫发无损,潇洒离去的情节记忆犹新。如果说仅仅是靠敏捷的身手,打落单个人射过来的一两支雕翎箭的话,倒也不算稀奇,但是如果是面对弓弩大军的围攻,还能全身而退的话,那可实在是太厉害了。

估计面对这样身手矫健,出神入化的场景,大家一定会看得热血沸腾,古代的将军们不仅一个个身怀绝技,而且神勇无比,如果让这样的人生活在我们身边,一定能够成为大家的超级偶像。那么在古代,真的会有这样神一样的大将军存在吗?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聊聊仅靠弓弩就能打赢的战役,古战场的弓箭雨,哪个将军能躲开?

一、古代顶尖弓弩手的水平

在我国古代历来都很重视对弓箭的使用,射术甚至是古代贵族接受教育的必修课程。。《周礼》中就很明确地说明了射术的重要性:

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可见在贵族子弟必修的六艺中,射术不仅位列其中,而且排名还在社会科学的“书”和自然科学的“数”之前,学生们所要学习的射术还不只有一种,而是有五种不同方式的射术,足见其重要性。

那么学习过射术后,学生们的水平怎么样呢?这其中成绩最好的恐怕就是楚国的养由基了。《战国策》中记载:

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原来这位养由基就是成语“百步穿杨”的原型人物,这样高超的射箭技术着实令人佩服,有这样的能耐,如果在单兵作战中,一定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狙击手。

聊聊仅靠弓弩就能打赢的战役,古战场的弓箭雨,哪个将军能躲开?

可是冷兵器时代的大规模作战,弓箭是需要大规模使用,才能发挥最大效能的。一来培养养由基这样的神箭手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二来弓箭无法长时间进行精准射击,所以春秋末期,人们发明了弓箭的升级版:弩机。弩机操作简便,准确性高,发射力量大,特别是士兵只要经过简单的训练,便可成为“神箭手”,可以大大提高作战的效率。

二、古代军队中弓弩手的配置规模

在古代的战役中不乏以弓弩手为主或完全凭借弓弩的力量取得胜利的案例,由孙膑主导,置庞涓死地的马陵之战是其中比较著名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对这场战役进行了描述:

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为了打赢这场战役,孙膑调动了上万名弓弩手,大致推算一下,使用的箭至少也要有几十万支之多了。这样大规模的人员和装备配置确实惊人,那么配备如此之多弓弩手和弓弩箭支,在古代的部队中算不算是超高的配置呢?

聊聊仅靠弓弩就能打赢的战役,古战场的弓箭雨,哪个将军能躲开?

战国之后,特别是强盛的汉唐时期,中国最主要的敌人都是西北的游牧民族,游牧民族以骑兵擅长,而在那个年代,对抗移动快速的骑兵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大规模放箭,让敌人的骑兵瓦解于密集的箭雨中,所以军队中对于弓箭和弓弩手的配备向来都是毫不吝惜的。

汉代兵书《六韬》中认为一支常规部队的基本配置应该是:

甲士万人,强弩六千,戟楯两千,矛楯两千。

也就是在汉代军队中,弓弩手的配置占六成,而一般短兵作战的士兵占四成,弓弩手的比例是相当高的。据《太白阴经》记载,唐代一支二万人的大军,需要配备弓一万二千五百张,弩两千五百张,佩刀一万把。弓弩的配备数量远远超过佩刀,可见弓箭在当时的实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聊聊仅靠弓弩就能打赢的战役,古战场的弓箭雨,哪个将军能躲开?

宋代的军事力量虽远不及汉唐强大,但是对于弓弩战阵的重视程度却较前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宋史·兵志》中关于当时军队兵力的配置为:

诸路禁军,近法以十分为率,二分习弓,六分习弩,余二分习枪、牌。

弓弩手的比例已经占到大军总数的80%!看来孙膑动用上万名弓弩手去截杀庞涓,也算不上规模浩大。

三、古代箭阵的强度和密度

既然人员和装备配置的数量都是如此庞大,那么在战场上,弓弩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强,如果真的做到了“万箭齐发”,这场箭雨的密度又怎样?可以被武功高强的将军或者大侠们用手中的兵器抵挡吗?

聊聊仅靠弓弩就能打赢的战役,古战场的弓箭雨,哪个将军能躲开?

《后汉书》中记录了一场东汉名将虞诩平定的羌人之乱:

兵不满三千,而羌众万余……诩于是使二十强弩共射一人,发无不中,羌大震,退。

虞诩在敌我兵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先是诱敌攻城,然后以强弩置敌于死地。在这场战斗中,汉军给羌人的待遇是,用二十发弩箭攻击一个敌人,结果是被射击的敌军没有不被击毙的,震慑了敌方,让他们知难而退,弓弩让汉军以少胜多,大获全胜。有人说,二十比一的比例,发箭应该是很密集了,应该没有比这个密度更高的了吧?

聊聊仅靠弓弩就能打赢的战役,古战场的弓箭雨,哪个将军能躲开?

那就让我们再看一个真实的案例:南宋抗金将领杨再兴,在一次战役中带领的部队被金军包围,在身边的战友全部战死后,杨将军依然坚持抵抗,绝不投降,金军最后只能选择了放箭将他乱箭射死。据《宋史》记载:

再兴战死,后获其尸,焚之。得箭簇二升。

在短短几分钟内,杨再兴身上便中箭无数,以至于最后从尸体上得到的箭头都不能计数,只能以“二升”来表达当时的惨烈。

扑倒于乱箭之下的杨再兴死得英勇,死得惨烈,死得气壮山河。但从两升箭簇的描述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古代战场上箭雨的强度和密度的恐怖,这似乎更容易让人联想到机关枪的扫射,试问可有人在定点的机枪扫射中逃脱?看来想在古战场上凭借身手,抵挡飞来的箭雨全身而退的场景,也只能是存在于影视作品和评书讲述中虚构的传奇故事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