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军事

红楼梦读后感200字(红楼梦白话文)

时间:2023-09-13 20:22:05 栏目:军事

夏团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红楼梦读后感200字(红楼梦白话文),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对于“红楼梦”这三个字早已听过无数遍了,而对它的认知始终停留在人们口里的那句所谓的“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的低俗怪谈里。当第一次拿到红楼梦这本书时,着实被它那又厚又重的外表惊讶到了。随意翻开一看竟都是白话文,实在难啃,又静不下心来好好读完,于是被我搁置一旁许久未动。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原谅我直到快三十岁了才把它完整的看完。读完此书真的是感触颇多,满心悲凉,故事里的每个人都在脑海里栩栩如生,仿佛亲眼目睹了故事里面每一个人的一生,感觉自己深深地扎进去了,久久不能自拔。一边惊叹于作者的那无人能及的才华,一边停留在作者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真不愧是名著。我在想作者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样的人生阅历?是拥有多深的文学功底才能写出这样的经典佳作?故事开头里有两句诗“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突然觉得作者的一切心声都在这字句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言而喻了…很感恩曹雪芹作者给我们写下这部经典佳作,也很庆幸自己能看到如此精彩的小说故事。张爱玲曾说过 “人生三大恨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红楼梦未完的遗憾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件好事,因为未完会让读者会更加印象深刻,从而会惹人无限遐想,当然人们的争议也由此展开……所幸所有人的结局作者早已在开头有所暗示,才有了面后高鹗作者的续写,否则这个更是一件让人无可奈何欲哭无泪地悲憾事……

许多人评价林黛玉总是动不动就耍性子哭鼻子,看久总觉得厌烦,可是对我来说红楼梦里的所有人物最喜欢的是林黛玉,她真实不做作,高兴就是高兴,不高兴就是不高兴,从不在意别人脸色也不在乎别人看她脸色,只不过她的所有耍性子哭鼻子都是因为太在乎贾宝玉了,这种多愁善感来源于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她不确定贾宝玉是不是爱她的?从小又寄人篱下,生活在贾家这样的大家族里,要不是贾母对她的疼爱,谁又会把他放眼里呢?而她最爱的宝哥哥又总是处处留情,她不确定她最爱的宝哥哥是不是也爱着她,所以林黛玉的小性子也不过是为了试探对方而已,这也是所有的小女生在爱情里的那点小心思罢了,而直到贾宝玉对她表明了心意后,就犹如吃了定心丸一样她再也不哭闹了。只是在最后的结局真真让人心疼万分,相比林妹妹孤独的死去,我更倾向另一种结局那就是林黛玉成为北静王妃的命运,毕竟书里也是有所暗示的。比如北静王与贾宝玉初次见面是赠予宝玉的念珠,宝玉转赠了林黛玉,只是林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东西,我不要他。”或许这也是暗示林黛玉对北静王最后的态度。林黛玉自始至终只是爱着她的宝哥哥。反正小说是虚构的最后的结果都不能让林黛玉得其所愿,那么就由读者随愿所想吧,至少当了北静王妃的林黛玉还有另一番人生境遇……

贾宝玉这样的多情公子,他懂得怜香惜玉,真心爱惜所有身边的每个女孩,而这种博爱也间接给身边的女孩带来了不少伤害,很多时候我觉得他作为一男人是懦弱的,当金钏因为他被王夫人责备的时候他却一走了之,可是在金钏死后一周年里也只有他去祭拜这个因为他投井自杀的丫头。又比如晴雯被赶出怡红院的时候他也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她不甘心的走,束手无策……而在晴雯死后也只有贾宝玉为她写诗惦记着她。明明爱惜所有女孩子却又不足以强大到可以保护所有的一切,贾宝玉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就比如他明明不爱薛宝钗却又服从了安排娶她为妻,最后却让其独守空房自己出家了,与其说是看破红尘,不如说是不愿意面对最后所必须面对的现实呢……

薛宝钗是一个集所有优点与智慧并存的一个女孩,聪慧过人,心思细腻,从她的屋里没有任何装饰也可以看出她也是一个朴素淡雅的人。总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帮助别人。也正因为她为人处事样样做得周全完美,所以反而引起许多读者说她世故圆滑,甚至虚伪。我觉得她只不过是服从于那个时代的一切封建制度去做自己该做的事罢了,虚伪也好,世故也罢,都不过是作者塑造得太过活灵活现地薛宝钗而已……只是最后的结局不免有点悲凉,虽然她跟贾宝玉是金玉良缘,可是贾宝玉却不爱她,以至于最后孤独终老,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当初宝钗进宫选秀当了皇上的人,凭着薛宝钗的聪明才干指不定能成为后宫之主呢,但一切结局都早已注定了。

红楼梦没有用心看,总觉得都是一群女孩和贾宝玉在玩耍,内容琐碎无趣,可是仔细一读,其实每一段描写都是作者呕心沥血之作,即使每一件被书写入书的小事情其实都是人生百态,人性在曹雪芹的笔下体现得淋漓尽致……喜欢王熙凤的泼辣刁钻,袭人的一贯息事宁人的为人作风,史湘云的活泼率真,晴雯的执拗和敢爱敢恨,刘姥姥的淳朴善良和知恩图报,探春的识大体与聪明大气……当然这些人物各有各千秋,各有各的为人处事风格,没有好坏之分,没有对错之别,有的不过是人物本身性格所致,还有就是当时社会背景使然……一切事迹都是在为最终的衰败做铺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有的人物,经济士途,繁华昌盛的家业最后一步一步走向败落,作者为我们展开了一段又一段精彩的故事情节,从一开始的兴盛到最后悲剧的落幕,无一处不牵动读者的心,吸引着万千读者的眼球……我想所谓的经典就是同一本书甚至同一章段一千个人读有一千种不同的见解!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